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资源>>课程大纲>>正文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72610115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时:64

分:2

适用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

.编写说明

(一)课程性质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作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1)加强基本操作训练: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集中叙述后,要分散反复训练,这样既有理论叙述又有实际训练,做到学用结合。利用图解说明和电化教学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化。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对误差处理和有效数字的使用、作图、查阅手册以及绘制仪器装置图、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都须有一定的要求并在有关实验中训练;

2)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保持一定稳定性和基本性的同时,要补充具有学科发展特点的先进内容,联系实际的内容,并注意有趣性、可研究性相结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仪器操作竞赛、课外兴趣实验、外出参观、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3)规范实验教学的三环节:抓好学生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清洁习惯,科学、完整、规范地表达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为学习后续课程做必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准备。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①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如酒精(啧)灯、电炉等实验室常用加热方法固液体试剂试样的取用,量筒、点滴板、干燥器、蒸发皿、滴管、台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试管反应的操作;分离,洗涤和简单干燥;试纸的选择和使用;溶液的配制方法;常用过滤和减压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离心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酸度计以及电极的使用方法;一般无机物制备和提纯的基本方法等。②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酸碱性、溶解性、氧化性、配位性等重要性质;了解焓变等的测定方法。

本课程的难点是①无机物制备和提纯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③电离平衡常数、沉淀平衡等的理解。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学生实验为主,教师课堂讲授、演示为辅,并与电化教学相结合。

(五)实践环节

1.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

2.主要内容与要求

主要安排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及验证。

教学基本要求是:了解、熟悉或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技巧,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独立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

3.学时分配

64学时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化学专业本科生,总学时64课时。

章(节)教学内容

课时

讲授

实践

备注

仪器的认领与洗涤、安全教育等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溶液的配制及滴定操作

4学时

0学时

4学时

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

4学时

0学时

4学时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测定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主族金属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铬、锰、铁、钴、镍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

3学时

0学时

3学时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5学时

0学时

5学时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6学时

0学时

6学时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

6学时

0学时

6学时

总学时数

64学时

0学时

64学时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为后续其它实验课程打好基础。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参考书目

《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无机化学实验》,中山大学等校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重要无机化学反应》,陈寿椿主编,(第二版),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

(九)说明

考核方式

考核总成绩包括考勤成绩(10%)、实验操作成绩(40%)、预习报告成绩(20%)、实验报告成绩(30%)四个部分;

考核采用等级制评分,百分制,分为五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89分)、中等(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教学内容纲要

实验1仪器的认领与洗涤、安全教育等

一、教学基本要求

1.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2.了解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2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理解并掌握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

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3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2.掌握正确的称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学习台秤的规范用法。

2.了解电光分析天平的构造和使用规则。

3.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4.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4溶液的配制及滴定操作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一般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2.掌握比重计、吸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掌握酸碱滴定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2.比重计、吸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酸碱滴定的操作。

实验5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由粗氯化钠制备试剂级氯化钠的原理。

2.练习并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

1.粗氯化钠制备试剂氯化钠的原理、基本步骤。

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实验6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测定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巩固使用启普气体发生器。

2.掌握洗涤和干燥气体的基本操作。

3.熟悉洗涤、干燥气体的装置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原理和方法。

2.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阿佛加德罗定律。

3.巩固使用启普气体发生器和。

实验7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测定反应热效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掌握温度计、秒表的使用和简单的作图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测定量热计的比热容,测定过氧化氢稀溶液的分解热。

2.温度计、秒表的使用和简单的作图方法。

实验8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加深对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电动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和离心分离操作。

二、教学内容

1.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2. pH值概念,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

3.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实验其性质。

4.观察盐类水解作用,了解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

5.沉淀平衡、同离子效应和溶度积规则。

6.实验沉淀的生成、溶解、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7.电动离心机的使用和离心分离操作。

实验9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测定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温度计、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数据处理和作图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测定过二硫酸铵氧化碘化钾的反应速度,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2.加深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3.练习在水浴中保持恒温操作、掌握温度计、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10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加深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关系、物质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不同因素对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影响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了解盐桥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关系以及介质、反应物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物质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盐桥的制作方法。

实验11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加深卤素、氧、硫元素和相关盐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二、教学内容

1.氯气、次氯酸盐、氯酸钾的制备方法和主要性质。

2.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3.双氧水的重要性质。

4.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5.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实验12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加深氮族、硅、硼元素及相关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练习硼砂珠的有关操作。

二、教学内容

1.实验并掌握氮的不同氧化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实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3.实验硅酸盐、硼酸、以及硼砂的主要性质。

4.硼砂珠实验。

实验13主族金属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练习焰色反应。

2.熟悉使用金属钠、钾的安全措施。

二、教学内容

1.比较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活泼性。

2.试验并比较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的氢氧化物和盐类的溶解性。

3.练习焰色反应并熟悉使用金属钠、钾的安全措施。

实验14铬、锰、铁、钴、镍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加深铬、锰、铁、钴、镍元素及相关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了解Fe2、Fe3、Co2、Ni2鉴定方法。

二、教学内容

1.验证铬、锰常见氧化态化合物的生成、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2.验证铬(Ⅲ)还原性和铬(Ⅵ)的氧化性。

3.验证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及介质对其氧化还原产物的影响。

4.验证铁、钴、镍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掌握二价铁、钴、镍的还原性及三价铁、钴、镍的氧化性递变规律;掌握铁盐的氧化还原性。

5.验证钴、镍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并掌握Fe2、Fe3、Co2、Ni2鉴定方法。

实验15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

2.学习使用电导仪。

3.掌握无机物制备的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配合物的形成对三价钴稳定性的影响。

3.掌握初步推断配合物组成的方法。

实验16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巩固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2.掌握晶膜的观察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根据有关原理及数据设计制备复盐。

2.进一步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3.检验合成的产品中杂质含量的一种方法——目视比色法。

实验17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原理。

2.通过研究不同条件对碱式碳酸铜制备过程的影响,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观察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过程中生成物颜色、状态。

2.通过研究反应物的配料、制备反应温度等参数对碱式碳酸铜的形成的影响,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18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练习物质的分离、等操作。

2.掌握焰色反应、显色反应。

二、教学内容

1.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别。

2.进一步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3.进一步练习物质的分离、焰色反应、显色反应等操作。

上一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下一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关闭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联系电话:029-81530094 邮编:710100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神禾大道